问候礼仪(一):
一、问候的顺序
在礼仪规则中,问候的顺序是这样说明的:一般是地位低者、年纪轻者、后进入者先开口问候大家。也就是说,在工作场合里地位低的人要先问候地位高的人,这倒不是巴结或是溜须拍马,而是起码的礼貌;如果与客户见面也应主动招呼客户,对他是一种尊重的表达;若是同事之间,那么年纪轻的要先问候长者。还有一种情景,就是团体会面时,后进入的人要先问候已到达的人,然后大家再回应问候。
二、问候的技巧
问候仅有热情还不够,若想获得梦想的问候效果,你得需要一些小技巧。
第一,要争取主动。一般来说,主动问候会给对方一个温暖的感受,也会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占据主动的位置。并且先问候别人并不说明你的地位低,领导先问候员工也是鼓励员工的一个好方式,平易近人的领导显然更受人爱戴。表达对员工的认可、信赖和奖励的方式有许多种,真诚主动的问候就是其中一种。
第二,问候的声音要清澈明亮。碰面后,对方的心态我们不可预知,但一声响亮的问候,也许就能将气氛和心境调动起来。如果声音过小,对方尽管听到你说话了,但又没听清楚,他就会追问一声“你说什么”,原本诚恳的问候倒变成了一种解释,如此岂不尴尬?并且对方若没听清楚,只看见你的嘴在嘟哝,也许还会误认为你在说什么不好听的话。所以,问候的声音要响亮明确,将发自内心的热忱传达给对方,才能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
第三,问候时要形神兼具。问候的时候要注视对方的眼睛,明确而又坦诚地表达对对方的欢迎,同时这也是一种尊重。微笑、点头和致意,这样的问候才能起到传情达意的效果。生硬而单纯的嘴唇表达,有时就是一种蹩脚的演出,反而会给对方造成不受尊重、被敷衍的感觉,所以不要让“问候”流于程序、流于形式。
第四,问候要因人而异。问候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接待客户时,就要区别客人的年龄、性别、身份、场合等综合因素。如果看到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来买票,就应当先亲切地问候一声“小朋友,你好”。
老北京爱问别人“您吃了吗”,其实本意就是想表达“您好”。你若是当真了,真回答一句“还没吃”,对方就糗大了。甚至,某些南方人或是一些外国人不明就里,可能就真会因为这句话误解对方要请自我吃饭。
在阿拉伯人中间,也有曾有这样一句话,与老北京人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见面时会问一句“牲口好吗”。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羞辱你,把你当作牲口,而是真诚地问候,关心你家里的经济状况。要明白,对游牧为主的阿拉伯人来说,牲口是最重要的。可见,问候不是一件随意的事情,问候的对象不一样,资料和方式也就要所以改变。
其实,一般在职场就以“您好,最近忙吗”之类话语打招呼为好,这样既不疏远又不干预对方的私生活。私人的事情还是不要打听、不要过分关注为好,问候的时候应当表达善意的、诚恳的资料。
第五,问候应当简洁明了。问候与寒暄应当化繁为简,毕竟它只是见面时最初的一个小礼节,无须过分渲染。
问候是简单而有学问的事儿。仅有发自内心的热情问候,才能感染和打动别人。良好而得体的问候会使你和同事的关系越发融洽、和谐,使你与客户的关系变得熟络亲切,从而工作事半功倍。
问候如茶,期望每个人都能端着这杯清香的茶滋润自我的生活。
问候礼仪(二):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在问候时,态度上需要注意主动,热情,自然,专注。尽量主动去问候别人,当别人首先问候自我时要立即予以回应,不要不理不睬。我有个学生异常内向,每次当我主动问候她时,她总是含笑低头或者用动作向我表示敬意却没有语言。其实我明白她内心是十分敬重我的,但如果是与她不熟悉的人就会认为她是摆架子了吧!问候别人通常要表现得热情,友好而真诚。毫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鄙人曾有幸在日航工作过一段时间,日本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点头、微笑或鞠躬在日本司空见惯。无论是对于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日本人都会跟你打招呼。可是有些人会发自内心的向你问候,让你如沐春风;而有些人只是形式主义,用假笑或皮笑肉不笑来搪塞地跟你打招呼,让你感觉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十分得难受。
问候的时候神情要自然,要表现得落落大方,给人舒服的感觉。问候的时候,要注意微笑表情和目光注视,要做到眼到,耳到,口到,身到,意到,专心致志。常见的问候语有:“您好”,“早上好”,“好久不见,您近来好吗”,“认识您很高兴”,“再见”等等,这些问候语看似简单,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教养,令人舒心,也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问候除了语言问候还应当与动作问候相结合。常见的问候礼仪有挥手礼,点头礼,握手礼,鞠躬礼,抱拳礼和拱手礼,西方常用拥抱礼和亲吻礼。在那里珍妮教师着重要和大家讲一讲鞠躬礼,因为鞠躬礼是十分郑重的一种问候形式,在面试、职场、商务和社交上都涉及得到,不仅仅适用于庄严肃穆的场合,也适用喜庆欢乐的场合,可用到的场合十分多。日本的主要礼仪是鞠躬礼,那么如果你认为鞠躬礼是始于日本那就错了,鞠躬起源于中国。商代有种祭天仪式叫“鞠祭”,祭品是猪,牛,羊等,不切成块,而是将整体弯卷成圆的鞠形,再摆到祭祀处奉祭,以此来表达祭祀者的恭敬与虔诚。这种习惯一向坚持到此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渐以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地位崇高者或长者的崇敬,自卑而敬人。于是,弯一弯腰,象征性地表示愿意把自我作为一个鞠祭品奉献给对方。这就是“鞠躬”的来历。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教师,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表演者对观众都可行鞠躬礼。鞠躬的动作要领是:双脚并拢,坚持身体的挺直,以腰部为轴心,使头,颈,背部呈一向线,然后向下弯曲。根据不一样的需要,鞠躬的度数也不尽相同。15度鞠躬称为“草礼”,一般与平辈,同事见面问好时使用,主要问候语:“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30度鞠躬称为“章礼”,与领导,长辈,客人问候时可采用,表示欢迎,问候语:“您好”,”欢迎光临“;45度的鞠躬礼称为“楷礼”,在向客人表示感激或欢送或歉意的时候能够使用,问候语:”多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十分抱歉“等等。弯腰下去时,要注意时间上的停顿,不要立即就起来,那样会显得没有诚意。鞠躬时目光是向下的,礼毕起身时,目光应有礼貌地注视对方。鞠躬时不能同时行其他的问候礼,如边鞠躬边握手,二礼不一样行。所以大家观察到下图中的错误了吗?
问候礼仪(三):
问候的态度
主动:向他人问候时,要进取、主动。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我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貌。
热情:向他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方:向他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并且必须要专注。问候的时候要面含笑意,与他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问候的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
两人之间一对一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
如果同时遇到多人,异常在正式会面的时候。这时既能够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能够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能够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能够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肢体问候
肢体问候主要是手的动作,如招手、拱手、握手等。公共场合,在较远的地方看到熟人,可举手问候,方法是抬起右臂,掌心向前方伸直,左右摆动手掌,或摘下帽子,向其摆动。近距离问候人时,多以右手或双手与其相握。
当然,老友好久不见,激动时刻,相互拥抱、拍打背部,则是问候的热情方式。点头会意,互致问候,适用于安静或嘈杂等不宜交谈的场合。以鞠躬问候人,适合于少对老,个人对众人。以微笑问候人,适用于对不相识、初相识者,也适用于在同一场地的不一样场合,多次见到的熟人。
问候的时机:五步十步准则:
在客人周围十步内的员工,向客人微笑行注目礼,视线停留3秒。
在客人周围五步内的员工,需停下脚步、靠侧边,主动微笑行注目礼,同时向客人问好,视线停留2秒。
问候礼仪(四):
称呼礼仪
称呼对方时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
1、亲缘性称呼: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大哥、二姐、姑妈、舅舅、姨妈、表哥、表姐之类。这在家庭生活、亲族聚会时候常用,按辈分身份称呼,显得亲切温馨。
2、职场性称呼:与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等相称,如“孙院长”、“林教授”、“郑教师”、“陈经理”、“李博士”、“王医生”之类,以示身份有别、尊敬有加,这是一种常见的称呼。
3、姓名性称呼:其一,连名带姓称呼(单字名的另当别论),显得比较生硬,只在开会等少数场合使用。其二,只呼其姓,并在姓前加上“老、小”等前缀,如“老张”、“小黄”,比较尊敬随和,也较常用;姓加后缀,如“王老”、“林公”之类则尊敬有加,只能对德高望重者。其三,只称其名,比较亲切,常用于长辈称呼晚辈,在亲友、同学、同事、邻里之间使用。
4、泛称性称呼:对未知其姓名职务身份者,可用泛尊称。在公司、服务行业对男士称“先生”、未婚女性称“小姐”、已婚女性称“女士”;购物、问路等场合常用同志、师傅、老板、服务员、小姐、小妹、小朋友之类的泛称,也可用“大爷”、“大娘”、“大哥”、“大姐”、“叔叔”、“阿姨”之类带亲缘性的称呼,显得更为亲切。
5、称呼注意三因素:关系、场合、动听。人际关系随着场合变更而有所不一样,称呼也要相应改变。称呼要让对方感到动听,觉得受到重视尊重,一般以“就高不就低”为好。
问候礼仪要注意什么
两人以上同行遇到熟人时,你应主动介绍一下这些人与你的关系,如这是我的同事,但没必要一一介绍,然后应向同伴们介绍一下你的这位熟人,也只要说一下他(她)与你的关系即可,如这是我的邻居。被介绍者应相互点头致意。
如果男女两人一同上街,遇到女士的熟朋友,女士能够不把男伴介绍给对方,男士在她俩寒暄时,要自觉地隔开必须距离等候,待女伴说完话后继续一同走;女士对男伴的等候应表示感激,且与人交谈的时间不可太长,不应当让同伴等很长时间。如果遇到男士的熟朋友,男士应当把女伴介绍给对方,这时女士应向对方点头致意。如果是两对夫妇或两对情侣路遇,相互致意的顺序应是:女士们首先互相致意,然后男士们分别向对方的妻子或女友致意,最终才是男士们互相致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路上遇到不很熟悉的异性很觉尴尬,不打招呼显得不礼貌,打招呼又不太好意思,或怕对方误会。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一位女士偶然在路遇见不很熟悉的男士,理应点头招呼,但不要显得太热情,亦不要用冷冰冰的面孔来点头;一位男士偶然在路遇见不太相熟的女士,应首先打招呼,但表情不可过分殷勤。
见到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不要大声惊呼,也不要隔着几条马路或隔着人群就大声呼唤,如果边喊边穿马路,那就可能会有危险了。寒暄之后,如果还想多谈一会儿,应当靠边一些,避开拥挤的行人,不要站在来往人流中进行攀谈。
总的来说,路上遇到熟人,谈话时间不可过长。如果有很多话要说,能够找一个交谈场所,或另约时间、地继续交谈。
问候语具有十分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
比如,老北京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若以之问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常会被理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本事”、“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在阿拉伯人中间,也有一句与“吃过饭没有”异曲同工的问候语:“牲口好吗”你可别生气,人家这样问候您,绝不是拿您当牲口,而是关心您的经济状况如何。在以游牧为主的阿拉伯人中间,还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问您“牲口好吗”的确是关心您的日子过得怎样样。
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此刻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问候礼仪(五):
握手只是社交礼仪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
说来惭愧,现代社会因为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衍生出许多新的礼节,握手正是其中之一,反而是我们一些传统的礼节逐渐没落,以至于被新时代的年轻人们说遗忘。
大家都明白古礼远比现代礼节要复杂讲究得多,所谓生活需要仪式感,以古礼而言,越是繁复的礼节越是代表对对方的尊重。
可是在讲究时效性的`现代社会,繁复的古礼实用性不高。异常是习惯了现代的社交礼仪后,为防疫被倡导不握手的你,是不是有点不习惯?在那里必须给大家科普一下逐渐被我国人民淡忘的中国特色的问候礼仪。
拱手礼是中国特色的问候礼仪
相信一说到中国特色的问候礼仪,估计很多人都会猜到,要说的是什么了。没错,今日要给大家科普的就是拱手礼。
喜爱武侠小说的小伙伴们对拱手礼必然是不陌生的,侠义世界里,高手见面往往第一个动作就是拱手作揖,流传到了现代可能大家最常见的拱手礼就是过年时节讨红包的专用动作了。双手抱拳,说一句“恭喜恭喜,红包拿来”,简直是讨红包必备姿势。
其实拱手礼是我国历史悠久记得一种问候礼仪,又称作揖,长远的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其中《论语》就曾有“子路拱而立的”的记载,古人用不一样的作揖方式,来分别用作平辈、长辈、男女之间互相见礼的方式。
拱手礼,首先要分的性别,男女行拱手礼有不一样的讲究
首先要分的是男女,说到拱手礼必然是需要双手做拱,手分左右,怎样放才正确呢?所谓男左女右,以左为敬,根据传统来说,一般男子左手在外右手抱拳行礼,女子则恰好相反,一般是左手抱拳在内,右手在外。当然,这点子讲究,约能够忽略不计,毕竟现代社会男尊女卑早已成为过去式,男女平等,左右不分。
拱手礼,还要讲究辈分,长幼有序不是一句白话
其次是平辈之间,一般来说身体站直,行礼时除拱手外还应当略鞠躬,简称抱拳示意,正常来说拱手的高度可是肩,还礼时也应当同样行拱手礼。简单来说,平辈之间的拱手礼能够说得上是没有太多讲究,最主要的还是自然和谐为重,有点蜻蜓点水的意味在里面。
最终是向长辈行礼,我国自古讲究长幼有序,所以在向长辈行礼时,必定要双腿站直,将手抬高一些,鞠躬深点,而长辈还礼则不再需要拱手,只点头示意即可。这一点跟现代礼仪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
中国自古是个讲究尊老爱幼的国家,在针对长辈的礼仪上要比平辈之间行礼讲究许多。这样的讲究不仅仅在拱手礼一个方面,在座位、就餐、外出、着衣上都有不一样的讲究方式。有兴趣的小伙伴能够关注一下,以后也会针对这些礼节给大家普及一下哦。